统一标识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党务公开

“红蜂驿站”暖心凝“新” 关爱新就业群体

来源:呼和浩特市商务局 发布日期:2024-03-26 09:41 浏览次数:
字体:[    ]
分享到:
打印本页
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“快递小哥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市物流行业党委立足商贸物流工作人员流动性大、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,通过大力建设“红蜂驿站”,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,合力增强发展动能,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

为健全制度体系,推动“红蜂驿站”暖心凝“新”,市物流行业党委研究制定了《商贸物流“红蜂驿站”标准管理服务指引》,设置了《“红蜂驿站”服务质量评价表》,并安排人员对于已建成的“红蜂驿站”进行定期督导检查,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,加强日常监督。市委两新工委印发了《关于大力推进“红蜂驿站”建设的通知》,将服务对象由外卖小哥逐步扩大到环卫工人、快递员等户外工作新就业群体,鼓励沿街商铺、商场楼宇广泛建设“红蜂驿站”,以服务为先导,带动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城市基层党建,构建新业态群体的“服务圈”和“共治圈”。

市物流行业党委紧紧围绕促进首府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目标,做好党建引领、融入和服务工作,积极筑建“红蜂驿站”,着力发挥筑巢、暖蜂、赋能、反哺作用,以“红蜂驿站”建设为载体,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,有效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。

实施“筑巢行动”,打造服务基层“新阵地”。市物流行业党委联合商贸物流企业党支部先后投入10万余元用于打造“红蜂驿站”,为商贸物流领域各“红蜂驿站”专门配备了饮水机、充电线、微波炉、小药箱等便利设施及图书免费借阅等基础服务,有效解决他们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饮水难、热饭难、休息难、如厕难、充电难等问题,制定了《商贸物流“红蜂驿站”标准管理服务指引》,引导全市商贸物流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“红蜂驿站”,在市物流行业党委的带动下,各旗县区结合自身实际,以社区、商圈、楼宇、街区、景区等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,整合街道、社区场地和资源建设“红蜂驿站”。20233月,成功将全市170余家“红蜂驿站”位置信息录入“高德地图”“百度地图”等电子地图应用软件中,进一步提高“红蜂驿站”的实用性,完善驿站功能,提升服务水平

实施“暖蜂行动”,激发基层服务“新引擎”制定《“红蜂驿站”服务质量评价表》,对项目配备、服务监督、问题反馈、功能增强等内容进行评价,收集驿站运行管理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,以及小哥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300余份,并积极给予解决。针对小哥反映比较突出的日常进出入小区困难、取送快递停车难等问题,积极协调小区物业、城管等部门,为小哥们发放小区出入蓝牙卡,部分街道划出了专门停车位,真正实现了驿站建的好、用的好、管的好,将快递物流从业人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。“红蜂驿站”已累计服务户外工作者约50000人次,疫情期间更是为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应急药品、口罩、消毒液等物品2000余份。

实施“赋能行动”,提升基层党建“新效能”。各社区党组织依托“红蜂驿站”和“红蜂角”服务阵地,提供政策咨询、技能培训、心理沙龙等10种服务,积极组织开展亲子、联谊、文体、慰问、义诊5项活动,提供心理、法律、民生政策、党员发展4类咨询,形成“10+5+4”服务清单,为新就业群体“赋能加油”。 

实施“反哺行动”,注入基层治理“新动能”。为充分发挥快递物流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、楼宇院落的工作便利,组织200余名快递物流小哥组建“红蜂团”“流动吹哨人”“骑行网格员”等志愿服务队,鼓励他们主动亮身份、亮承诺、亮职责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肩负起“流动网格员”“平安巡查员”“文明宣传员”等角色,积极开展政策宣讲、问题收集、事项协调、矛盾调解等各项服务活动。

合力建设“红蜂驿站”,不仅让广大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,触摸到城市所给予的温暖,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找到休息的港湾,也让各大社区、商圈楼宇主体主动履行社会责任,积极承担起打造城市“红色名片”的责任与使命,为“暖蜂行动”注入新活力、新动能。